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术委员会
2017年度工作报告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二〇一八年一月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术委员会
2017年度工作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学院学术委员会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及《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设立的学校最高学术机构,行使学术事务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职权。学院学术委员会在学院党委和院长的领导下,严格按照《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章程》(以下简称学院章程)和《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术委员会章程(修订)》(以下简称学术委员会章程)开展工作。现依据学院章程规定,受第四届学术委员会全体委员委托,向大会报告2017年度学院学术委员会工作,请各位代表审议。
一、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学术委员会履职能力
(一)加强业务学习,完善制度建设
学术委员会开展各项工作遵循的基本理念是:坚持教授治学,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民主,维护学术的独立性和纯洁性。加强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治理体系建设,是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健全内部治理结构、充分发扬学术民主的重要举措。为了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委员独立、科学、公正地开展学术事务各项工作,学术委员会组织全体委员认真学习《学院章程》、《学术委员会章程》等有关规章制度。通过集体学习,委员们对了解学术委员会职责权限、熟悉学术委员会议事规程、明晰基层学术委员会建设要求以及委员权利义务等有了更清醒的思想认识;对提升自身学术修养、弘扬学术道德规范、维护学院学术声誉等有了更深刻的责任意识;对倡导学术自由、坚持学术民主、营造学术氛围等有了更强烈的使命担当。
为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职能,健全学术委员会管理制度,学术委员会多次召开全体会议,讨论《学术委员会章程》再次修订事宜,并经院务会审议通过,发布了《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术委员会章程(修订)》(苏卫院高教研﹝2017﹞23号)文件。与2014年学术委员会章程对比,新章程在学术委员会人数、委员任职条件、每届学术委员会任期、学术委员会职责、学术委员会议事规程等五个方面进行了修订,使学术委员会委员组成更加科学,委员来源更具代表性,履行职责更加高效,议事规则更加符合工作实际。同时,学术委员会结合工作需要,成立了学术道德建设、学术争议评议、学术成果评议三个学术委员会专项工作组,并明确了专项工作组的成立依据、职责权限和人员组成。
(二)坚持工作原则,完善档案管理
学术委员会工作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循党和国家教育、科研的相关方针政策,维护学院的学术声誉和严谨学风,致力于提高学院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水平。学术委员会各项工作严格按照《学术委员会章程》依规进行,实行例会制,确保会议有2/3以上委员出席才能召开;议事决策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重大事项确保与会委员2/3以上同意方可通过;坚持会议讨论事项与个别委员或其直系亲属有直接利害关系时,实行委员回避制度,不能参加表决投票;遇有紧急事宜需要表决时,学术委员会可进行通讯投票。
按照学术委员会章程及工作流程,凡需要学术委员会审议或评议的议题,需要相关职能部门或当事人填写议题申请单,且职能部门提交的议题申请单须经分管院领导签字同意。学术委员会秘书处接到符合要求的议题申请单,严格按照档案管理要求,一题一档做好过程管理记录。凡提交学术委员会讨论的议题,学术委员会秘书处在会前与相关职能部门沟通联系,梳理议题要求,督促准备相关用表,确定上会议程。学术委员会秘书处做好议题过程管理和文书归档管理工作,完整收集过程资料及评议意见,按一题一档要求完善档案管理,以便有案可查,有据可依。
二、认真履行职责,按章依规行使委员职权
2017年,学术委员会共召开9次委员会议,先后接受教务处、科技处、人事处、学术委员会的11项议题:评议表决2017年学院教学成果奖、学院科研成果及项目奖励办法、学院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实施办法、学院科研经费聘请人员暂行管理办法、学院2017年院级科研项目招标文件、2016-2017年学院科研成果奖申报文件、省教育厅“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和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推荐名单、学院人才引进事宜、学院学术委员会换届改选工作方案、学院学术委员会章程修订等学术事务,充分发扬了学术民主,充分发挥了学术委员会参与学校学术事务民主管理职能,为切实推进学院内涵发展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保驾护航。
根据学术委员会章程,第三届学术委员会任期届满,2017年按照有关规定和选举程序,经差额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13名委员,为兼顾学科发展、专业平衡,经院务会研究直接聘任2名委员,由此成立了15名委员组成的学院第四届学术委员会。所有委员均为高级职称,来自于一线教师队伍,既包括专业带头人、学术带头人、省级科技人才项目代表,又兼顾了学科和专业的平衡发展。在第四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经差额无记名投票分别选举了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3名,院领导代表学院颁发了委员聘书,建立了第四届学术委员会的组织架构。
三、分析问题不足,瞄准努力方向
近年来,第三届学术委员会的全体委员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认真履行职责,积极保障学术自由、倡导学术规范、弘扬学术道德、鼓励学术创新。各位委员能结合所在工作岗位,立足所学专业和学科实际,收集学术科技信息,扎实做好调查研究,及时沟通调查结果,充分交流调查情况,积极为学院的学术发展建言献策,共同努力营造学院良好的学术氛围,充分发挥思想的引领作用和舆论的引导作用,对学校专业建设、学术评议、学术道德建设等学术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卓有成效的完成了学术委员会预期的工作目标,充分体现了专家治校、教授治学的学院办学指导思想。
学术委员会各位委员均经部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推荐产生,来自教学管理一线且身兼数职,本职工作任务重、工作量大,对学院学风建设、学术评议、建言献策等方面工作,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相对有限,学术委员会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第四届学术委员会约3/4的委员为首次当选新委员,对学术委员会工作还不熟悉,履职能力仍需继续提升;二是基层学术委员会职能发挥还不充分,学院学术委员会对基层学术委员会的指导作用仍需加强。
今后,学术委员会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更好地掌握党的相关教育方针政策,组织学术委员会成员专题学习《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学术水平,提升委员们的履职能力;健全完善学术委员会制度建设和运行机制,制定《学院学术道德建设规范》,积极听取各方意见;会议召开尽量提前征求委员参会时间,以便委员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委员行使学术事务评议职权;组织学术委员会委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参与学院“十三五”规划的实施、专业与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重要工作;更好地发挥基层学术委员会参与专业建设、科学研究、对外交流等重大学术规划方面的职能;2018年将启动基层学术委员会章程修订和换届改选工作。第四届学术委员会将以献身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和推动学院改革发展的自觉性,投入学院的学术建设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为建设高水平的医药卫生院校贡献自己的力量。